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可不可以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股东大会法律知识

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可不可以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27048
隐名股东实际上是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中却记载隐名股东为出资人。那么,实务中,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可不可以?很多隐名股东都不清楚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可以。

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公司法解释(三)》将隐名股东称为实际投资人,将名义出资人称为名义股东。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名义股东处分其名下股权的可以参照认定为无权处分。换言之,隐名股东(实际投资人)是真正有权处分股权的人,有权转让股权。

隐名股东转让股权合同的效力

若为隐名出资者对外转让股权,需首先确定其是否具有股东身份,确定办法和依据如前述;若并不具有股东身份,则转让合同无效;如具有股东身份,则需要分情况对待:受让人继续隐名,则需要与显名股东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若受让人需显名,则需要隐名股东成为显名股东,然后完成转让。

若显名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则需要在保护实际出资人的财产权益和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之间做出选择。张志胜律师认为,此处重在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只要第三人没有恶意而受让股权,实际出资人的损失应当由显名股东承担。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发生冲突时

如对公司分配的利润应由谁享有,由谁行使股东权利等,应当根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来认定。一般而言,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就隐名出资问题都会存在一定的协议或约定,那么这个协议或约定与普通的民事契约没有本质区别,如债权债务契约、信托契约等。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双方的约定是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应为有效协议,就应按照约定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双方之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应按照举证规则分配举证责任以此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延伸阅读
  1. 隐名股东退股条件
  2. 隐名股东如何退股
  3. 名义股东如何安全退出
  4. 隐名股东股权转让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5. 隐名股东的诉讼地位是怎么样的

公司组织结构热门知识

  1. 关于扩大公司经营范围的董事会决议
  2. 公司地址变更的决定权限
  3. 第一章 总则
  4.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都有什么区别
  5. 股东大会如何决议
  6. 子公司设董事会:法律要求吗?
  7. 股东会能否代替董事会行使职权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认缴制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2. 上海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3. 认缴注册资本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4. 公司股权转让方案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