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13
行使不安抗辩权涉及到合同是否能够按时履行以及后履行方的利益。为了防止一方当事人滥用不安抗辩权,逃避合同债务的履行,法律规定了行使不安抗辩权的附随义务,包括:
行使中止履行权时,权利人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未履行或无法履行合同,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行使中止履行权时,权利人应及时通知对方,以避免对方遭受利益损失,并使对方有机会提供履行的担保。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一) 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两债务间具有对价关系
不安抗辩权只适用于双方互负债务的合同。单方面的合同以及不完全的双方债务合同都不能产生不安抗辩权。
(二) 不安抗辩权适用的双方债务合同属于异时履行
异时履行是指双方履行债务的时间顺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对于某些合同(如租赁、承揽、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一般采用同时履行原则。而对于其他合同,除非当事人有特别规定,应采用异时履行原则。
(三) 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
如果履行期尚未到来,先履行方只需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而无需停止履行。
(四) 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在合同成立后失去或可能失去履行能力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在合同成立后存在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例如明显降低履约能力或无法进行等额支付的实际风险。当事人在中止履行后应采取适当方式及时通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