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损害赔偿是指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责任承担法律知识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2-17

 
268679
导读:由于违约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守约方可以按照合同的规定,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既包括实际损失,也包括预期损失,出现这种情况,适用于完全赔偿原则。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意义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因违约方未能履行或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违约方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违约损害赔偿是合同责任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一种主要的补救方式,旨在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其本质上是法律强制违约方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钱,以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

一、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

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是指在发生违约情况后,确定损害范围的方法以及根据何种原则确定赔偿金额。根据原则,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所导致的损失,理论上,赔偿应使受害人处于合同履行情况下的同等状态。

二、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

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是指因违约方未能履行或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违约引起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约定赔偿、一般法定赔偿和特别法定赔偿。

1、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要求违约方承担补偿性损害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两部分。

实际损失指因违约行为遭受的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主要指利润损失,例如获得标的物后转卖所获得的纯利润或获得机器设备后投入使用所获得的营业纯利润。

2、补偿性损害赔偿的限制

补偿性损害赔偿的限制包括以下规则:

- 可预见规则:损害赔偿金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 减损规则:如果违约方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对方不得要求赔偿扩大的损失。

- 损益相抵:如果违约行为既给对方造成损失又给对方带来收益或减少费用支出,赔偿金额应扣除该收益或节约的费用。

- 过错相抵(混合过错):买卖合同一方违约导致对方损失,对方也存在过错的情况下,违约方可以主张扣减相应的损失赔偿金额。

综上所述,违约方未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导致损失的,应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违约损害赔偿原则包括完全赔偿原则和补偿性损害赔偿的限制。在确定赔偿范围时,赔偿金额由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两部分组成。补偿性损害赔偿的限制包括减损规则、损益相抵和过错相抵。

延伸阅读
  1. 二手房违约协议下的赔偿问题解析
  2. 产品质量责任竞合分类
  3. 怎么确定损害赔偿的方式
  4.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
  5.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形式
  2. 违约金的分类和特征
  3.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4. 股东撤资:股份退还的法律程序与规定
  5. 借款合同违约金怎么计算
  6. 签订了工伤赔偿私了协议还可以反悔吗
  7. 未规定违约金违约时如何要求赔偿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