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买卖合同怎样不成立?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0-27
导读:农副产品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够达成一致的情况之下就不成立。当然了,如果说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是属于一种格式条款,如果有加重对方的责任而免除自己责任的情况之前,完全是可以导致合同无效。
农副产品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及无效情形
一、农副产品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
农副产品买卖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当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该合同的格式条款将被视为无效:1. 具有无效情形;2.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限制对方的主要权利;3.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情形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能存在以下无效情形: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 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4.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成立意味着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因此,没有履行合同的责任,也不存在违约责任。然而,在债权法上,当事人之间仍然可能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如果一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或合同生效前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或生效后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从而给对方造成损害,该违约方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对方遭受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1. 借合同订立之名,恶意进行磋商;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 其他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购买农副产品时,建议双方当事人签订书面的买卖合同。然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主要条款无法确定,将导致买卖合同无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