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3-07
合同的不成立是指当事人未就合同的主要条款未达成合意,如未作出承诺,或未就法定的必须采取书面形式的合同达成书面的协议。合同的无效是指合同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从概念和构成要件来看,合同的不成立和合同的无效是不同的。
合同的不成立是指当事人未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但在内容上并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即使合同未成立,但当事人已经通过实际履行行为达成了合意。因此,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自愿履行,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成立。
合同的无效是指合同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无效合同具有不得履行性,即当事人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也不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即使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合同的内容违法,当事人也不得履行无效合同。
合同解释方法是为了确定合同的具体内容而产生的制度。在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规定有遗漏或不明确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通过合同解释方法,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帮助当事人将其真实意思表现出来。合同解释方法并不意味着由法院代替当事人订立合同,而是从鼓励交易、尊重当事人意志的需要出发。
然而,合同解释方法不能逾越合同生效制度的限制。如果合同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合同当事人的意志不符合国家意志,法院不能通过合同解释的方法促使合同生效,而只能确认合同无效。合同解释制度的目的是弥补合同成立中的缺陷,而不是弥补合同效力的不足。
合同的不成立和合同的无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合同不成立只产生民事责任,而不产生其他的法律责任。当事人未就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在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请求,而自愿接受合同的拘束,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必主动审查合同是否已经成立。
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因此对无效合同应实行国家干预的原则。无效合同不仅要产生民事责任,如缔约过失责任、返还不当得利责任,还可能产生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合同的无效与合同的不成立是有本质区别的,将合同不成立等同于合同无效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