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23
借高利贷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需结合利率是否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标准来判断。
我国将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利率定义为高利贷。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高利贷利息超过同档次贷款利率的四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对借款合同当事人双方事先约定的合理利息(不高于同期银行利息的四倍)予以确认和法律保护。高于同期银行利息四倍的民间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高利贷是指超过正常利率的借贷。至于利息超过多少才构成高利贷,由于在立法和司法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解释,在实践中只能按照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认定其是否构成高利贷。同时,应注意区分生活性借贷与生产经营性借贷,后者的利率一般可以高于前者。
综上所述,高利贷的认定只要超过银行的利率达到四倍以上就可以被确定。高利贷合同是属于无效的,但如果未超过银行的利率就会认定为有效。因此,在处理的时候双方应协商清楚,否则不被认定的合同将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