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合同纠纷的合同履行地是指哪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借贷合同纠纷的合同履行地是指哪里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8-21

 
264769
导读:借贷合同纠纷的合同履行地是指接受货币一方的所在地或者是合同中约定的履行地。一般处理借贷合同纠纷的方式都是先协商处理,如果协商处理无果的,就需要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程序解决。

有约定的当然从约定,对于没有约定的依哪条法律确定管辖实践中有两种观点。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合同履行地的确定,有约定的当然从约定,很容易确定管辖法院,对于没有约定的依哪条法律确定管辖实践中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认为民间借贷应以接受货币一方即出借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二种观点: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依据此条批复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原因如下:

(1)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并且借贷双方履行合同义务的表现都是给付货币和接受货币。出借人划出借款时,借款人是接受货币一方;借款人偿还借款时,出借人是接受货币一方。只是《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接受货币一方”为合同履行地,在民间借贷这种双方均可能称为“接受货币一方”的法律关系中,不能仅以出借人为“接受货币一方”确定履行地。

(2)最高人民法院批复也确定“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按照交易习惯,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由此推测,最高人民法院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的前提是“贷款方完成划款行为”,将“贷款方所在地”等同于“贷款方完成划款行为地”。

在签订借贷合同时,有的签订人会把履行地列入到合同中,但是有些签订人大意的就没有在合同中列明履行地,那么在发生了借贷合同纠纷时,就可以按照货币交付一方的地点为履行地,在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的申请来处理借贷纠纷。

延伸阅读
  1.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
  2. 去公司注册地仲裁吗
  3. 借款的利息多少算高利贷
  4.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5. 拒付合同款应付违约金吗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债务人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
  2. 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
  3. 借款抵押纠纷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
  4.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
  5. 5厘利息是否属于高利贷
  6.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7. 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涉及房产的处理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盐城市新版劳动合同范本
  2. 简单/简易买卖合同范本
  3. 劳务输出合同范本
  4. 动产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