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6 更新时间:2023-08-12
坐牢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还债的责任。判刑只是承担刑事责任,并不能豁免民事责任,因此即使坐牢,债务仍然需要偿还。如果债权已经超过追诉期限,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权来对抗债权人的要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而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也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判刑属于刑事责任,而偿还债务则属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它们互不影响。判刑只是对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不会免除民事责任的承担。因此,即使被判刑,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偿还债务,仍然需要履行还款义务。
一般情况下,欠债不还属于民事案件,不构成犯罪,债务人一般不会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债务人经过法院判决后有能力却拒不执行判决,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则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况,一般会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刑罚,而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可能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生活中,一些人遇到欠债不还的情况时,往往会考虑报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欠债不还属于民事案件,警方介入的可能性较低,通常只会进行调解,而不会立案。如果将欠债不还以诈骗罪报案,警方会非常慎重,因为欠债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并不确定。因此,通过报警解决欠债不还问题并不可行。
以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