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0-29
融资租赁是一种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务。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出租人购买设备后租赁给承租人,设备所有权归出租人,承租人只享有使用权。在合同期满并支付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残值购买设备并获得所有权。
对于名为融资租赁合同,但实际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情况,人民法院应根据其实际构成的法律关系进行处理。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承租人在经营使用租赁物时应取得行政许可。如果出租人未取得行政许可,人民法院不应仅以此认定融资租赁合同无效。
如果出卖人违反合同约定未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承租人因以下情形之一拒绝受领租赁物,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承租人拒绝受领租赁物,未及时通知出租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租赁物,造成出租人损失,出租人向承租人主张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出租人转让融资租赁合同下的部分或全部权利,并以此为由请求解除或变更合同,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非出租人已在租赁物的显著位置作出标识,并且第三人在与承租人交易时知道或应当知道该物为租赁物,或者出租人授权承租人将租赁物抵押给出租人并在登记机关依法办理抵押权登记,或者第三人与承租人交易时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行业或地区主管部门的规定在相应机构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查询,或者出租人有证据证明第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交易标的物为租赁物的其他情形。
如果出租人或承租人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出租人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因出租人的原因导致承租人无法占有、使用租赁物,承租人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出租人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并要求收回租赁物并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损失赔偿范围包括承租人全部未付租金及其他费用与收回租赁物价值的差额。如果合同约定租赁期满后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损失赔偿范围还应包括融资租赁合同到期后租赁物的残值。
当事人因融资租赁合同租金欠付争议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自租赁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本解释自施行,废止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本解释适用于施行后尚未终审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不适用于已经终审并申请再审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