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7-13
当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租赁合同即生效。然而,成立后的房屋租赁合同需要经过四个方面的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法律效力。首先,需要确认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和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的民事行为能力。例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其次,需要确定房屋是否被法律法规禁止出租。最后,需要审查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并且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
在实践中,大多数租户在租赁房屋后,房东通常不会实际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特别是在短期租赁的情况下。这主要是出于对合同当事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意思自治的尊重,同时也考虑到租赁权的债权性质。根据《民法典》第706条的规定,在未登记备案的情况下,租赁合同仍然有效。
然而,我国对房屋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签订合同后,出租人应当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向相关房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4条也没有明确未登记备案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尽管未登记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但出租者应当向相关房产部门登记备案,否则将面临不登记备案的行政处罚。
在租房前,务必明确房屋的性质和用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不得将有关住宅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管理性规定。如果租房人未理解这一情况,在租赁住宅房屋后却打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那么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将不受管理性规定的影响。然而,租房人很难通过征得业主同意来改变房屋用途,而且工商执照办理部门通常也不会批准手续。因此,租房人将面临合同目的难以实现、合同本身难以解除以及合同违约责任等多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