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解析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25
导读: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标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定义和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以推卸、逃脱责任为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到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的确定。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惩罚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对于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驾驶员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而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八种情形:
-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 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 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 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 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 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危害与应对
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种行为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及时报案,以免给受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严重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以确保交通安全和维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