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交通逃逸罪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交通逃逸罪行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1-19

 
259906
导读: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关键是看其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即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肇事责任主体逃逸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也就是其明知已有事故发生,主观心态为故意,但为了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而从现场逃跑。

什么情况下构成交通逃逸行为

交通运输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的行为。肇事责任主体逃逸是指明知已有事故发生,故意逃避法律追究而从现场逃跑的行为。若行为人对事故发生毫无知觉,则不应认定为肇事逃逸。判断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行为,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两个主观条件: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特殊表现形式

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自己发生交通事故,却装作无事故发生,这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构成主观要件的重要补充。只有当事人同时具备逃避救助和承担刑责义务的条件,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例如,肇事者撞伤行人后,尽管没有离开事故现场,但当时没有去救助伤者,导致被害人伤情加重直至死亡;或者肇事者将被撞伤的行人送至医院后,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而离开医院。以上情况都不足以认定行为人为肇事逃逸。在肇事后,有些责任主体的第一反应是避免被追究和惩罚,罔顾交通秩序和被害者的安危逃离现场。

故意而为 但对被害人伤亡结果为过失

行为人明知逃逸行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却仍然故意逃跑,但对被害人不给予救助,对被害人伤亡的结果则是过失的心态。行为人认为逃逸后被害人可能不会死亡,相信会有人对被害人给予救助或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害人伤势并不重,不至于导致严重危害结果。

客观要件:不愿意施救并逃跑

若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救助被害人的心理,但客观上并不具备救助伤者的能力,这种情况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但如果行为人客观上具备救助被害人的能力却主观上不愿意施救,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不报警也不积极施救被害人,而是选择弃车或驾车逃跑,将被害人弃于现场或带离现场,这就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客观要件,也是肇事逃逸的显著特征。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

1、刑事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致人死亡,可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2、行政处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应注意行车安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报警处理,并对受害人进行救治。若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后逃逸,构成犯罪行为,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量刑。

延伸阅读
  1. 对方车辆便道被撞责任划分
  2. 车祸事故赔偿责任的确定方法
  3.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到 小车司机要赔偿吗
  4. 被代位追偿了如何应对?
  5. 房改房是否可以进行过户?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交警部门调解的协议能否推翻
  2. 车辆已经报废但是手续没有销户怎么办
  3. 交通违章不处理会影响征信吗
  4. 物业收停车费刮擦谁负责
  5. 大货车疲劳驾驶怎么处罚
  6. 交通事故索赔的时效是多久
  7. 摩托车无证驾驶冲卡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