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7-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将被处以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而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将被处以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醉驾一律吊销驾照,禁驾期为5年。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将吊销驾驶证,并禁驾10年,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若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此外,酒驾还将面临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和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处罚。再次酒驾将被拘留10日,并罚款2000元,并吊销驾驶证。
酒精检测是通过使用酒精检测仪等方法对呼出气体酒精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执勤民警可以通过酒精检测来确定饮酒司机的饮酒程度,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有效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然而,酒精检测并不是认定酒后驾车的唯一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导致血液中无法检测出酒精的情况,如果有其他确凿、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肇事人曾饮酒,例如多名证人证明肇事人在肇事前饮酒,或者现场目击证人或被害人证明肇事人身上有浓烈酒味,那么这些证人证言经过庭审举证、质证后得到确认,也可以认定肇事人是酒后驾车行为。
酒后驾车一般属于酌定从重处罚情节,需要依法从重处罚。若交通肇事导致一人以上重伤,且肇事人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系酒后驾车行为,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在酒后驾车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酒后驾车成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定罪情节。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且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法定刑幅度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酒驾仅仅属于饮酒后驾驶的情况,处罚通常不涉及拘留。但如果构成醉驾,在交通行政方面的处罚将包括15日以下的拘留。然而,由于此时也构成犯罪,因此在刑事方面,给予的刑事拘留属于强制措施,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7天。
在驾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禁止酒驾和醉驾。酒驾本身是违法行为,驾驶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严重情况下,不仅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
对于酒驾的具体处罚应根据犯罪事实来认定。由于我国法律已将酒驾入刑,并构成危险驾驶罪,因此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然而,拘留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7天。如果在拘留期间没有进一步的司法程序,当事人应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