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0-1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刑事和解并不意味着无罪,而是可以从宽处罚。当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书。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的量刑建议书,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无需判刑,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在量刑时也会考虑从宽处罚。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刑事和解也被称为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或调解,其目的是弥补被害人受到的伤害、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
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刑事和解协议本身的有效性以及对诉讼进程的影响力。这两个方面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刑事和解协议要能够对诉讼进程产生影响,首先要保证该协议的有效性。
首先,犯罪人应供述犯罪事件的经过,并向被害人及其亲属认罪,承认错误,表示悔改。
被害人应描述犯罪行为给其身体、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与犯罪行为结果有关的人应叙述他们的感受。通过这些描述和叙述,加害人会了解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与被害人关系密切的人以及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带来的后果。被害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并有权利询问与犯罪事件有关的问题。
在对犯罪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充分讨论后,调解员可以询问被害人希望从和解中获得的补偿或赔偿项目,从而帮助确定加害人应履行的义务。
所有与会者都可以对加害人如何补偿、如何解决犯罪事件发表意见。
在听取了所有与会者的意见后,调解员主持和解参加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督促与会者签署和解协议。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派出的监督员应对整个和解过程及各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监督,发现违法情形应及时指出并建议纠正。
一般情况下,刑事和解之后不能再起诉,但如果和解协议存在不公平情况,可以进行起诉。和解协议应是原、被告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属合法。然而,如果协议是在原告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情况下签订的,如果不允许原告行使诉权,将明显失去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原告不能直接起诉要求被告赔偿,而应向法院提起撤销权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