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9-28
危险驾驶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因此主观上是故意的行为犯罪,只要存在相关的行为,就构成犯罪。与交通肇事罪不同,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即只有在造成一定危害后果后才构成犯罪。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但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根据生活经验,一个正常思维的人应当意识到醉酒驾驶和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会对周围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采取各种方法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
此罪在主观上不可能是过失,即不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醉酒驾驶和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及到公共安全。即使在醉酒驾驶的情况下,虽然由于醉酒的原因,其在醉酒状态下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但是行为人在醉酒之前应当知道醉酒后是不能驾驶的,否则将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危险境地。如果行为人执意饮酒以至于达到酒醉状态,根据“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在自己醉酒后驾驶的主观上仍然表现为故意。
追逐竞驶的“情节恶劣”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形:
如果追逐竞驶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尽管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等其他犯罪,但交通事故的发生表明该追逐竞驶行为已经从抽象的危险转化为具体的危害结果。因此,应将其认定为情节恶劣。
追逐竞驶行为本身就具有高度危险性,如果还同时实施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驾驶行为,将进一步提升该行为的危险程度。常见的情况包括:驾驶改装、拼装的机动车,违规超车,严重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以及实施其他违反道路安全通行规定的行为。
例如,曾因追逐竞驶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的人,多次参与追逐竞驶的人,酒后或吸食毒品后参与追逐竞驶的人,以及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的人。
例如,在交通高峰期在城市繁华路段进行追逐竞驶,造成交通堵塞或引起公共恐慌。
危险驾驶属于故意犯罪,但如果危险驾驶行为过失造成他人伤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的,而对加重结果是过失的,因此成为结果加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