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6-12
公民在长江捕鱼属于违法行为。
禁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限制捕捞海洋动物的活动的一段时间,旨在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以确保鱼类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和其他法规的规定,禁渔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禁渔期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而规定的禁止捕捞的时间段。通常,国家或地方通过立法和国际渔业协定等形式,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禁止在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以及重要洄游通道等渔业水域捕捞。禁渔期与禁渔区的作用相似,在中国,禁渔期和禁渔区常常同时适用,即在划定的水域内在一定时期内禁止捕捞。
例如,中国政府规定吕泗渔场每年的4月1日至7月31日为禁渔期,禁止捕捞大黄鱼和小黄鱼;中国沿海近岸幼鱼高峰季节对定置张网实行不得少于两个月的禁渔期等。
在内陆水域的鱼类繁殖或越冬季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具体规定禁渔期,一般可分为春季禁渔和冬季禁渔两种。实施禁渔期的规定是增加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规定在幼鱼生长阶段的一定时期内禁止捕捞,还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增加渔业产值。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分取决于情节是否严重。
不具备情节严重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例如未按渔业法规定取得捕捞许可证而擅自进行捕捞,数量不大;使用禁用的渔具和方法捕捞水产品但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偶尔违反捕捞许可证关于作业类型、场所、时限等方面的规定进行捕捞,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行为,将由渔业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情节是否严重是区分两者的标准。
因此,公民在长江捕鱼是否构成犯罪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在禁渔区或禁渔期捕鱼,肯定属于违法行为。此时将会采取行政方面的处罚措施。而若情节严重,则构成《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