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4-07
过失犯罪对于个人是否能够成为公务员有一定的限制。过失犯罪是指个人在行为中没有预见到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或者虽然预见到了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了这种结果的犯罪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人员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
过失犯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行为导致了法益侵害的结果,并且在此之外,与故意犯罪一样,还需要存在实行行为与结果回避可能性。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除结果外,还包括实行行为。实行行为是指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紧迫危险的行为。在结果发生之后,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存在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虽然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相对于故意犯罪的实行行为来说更加宽松,因为法律对于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往往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实行行为也是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举例来说,如果村长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而农民在抢救过程中遭到雷击身亡。即使村长预见到了可能发生的结果,但是因为缺乏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不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行为人预见到了结果的可能性,甚至已经预见到了,但是无法采取措施来避免结果的发生,或者虽然采取了避免结果发生的措施,但是结果仍然无法避免。
由于结果回避可能性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共同前提,因此对于这种不可抗力的情况,既不能认定为过失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
总之,无论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只要个人有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承担刑事责任的记录会被保留在个人的档案中。因此,如果有意向报考公务员,最好避免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