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过失犯罪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02-01

 
255828
导读:?存在过失犯罪行为,发生了危害的后果,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对危害的后果存在否定的态度,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的状态,此时对于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处罚,过失犯罪有两种类型,一个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一个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一、过失犯罪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1、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2、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3、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般来说,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均是过失犯罪,但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颇多,常见的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

二、过失犯罪的特点有什么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在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公民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犯罪过失的认识因素是犯罪过失成立的前提,行为人在当时条件下具备认识发生危害结果的能力,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因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缺乏认识;或者虽然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过高估计了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有利条件,实际上仍然是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不管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实质上都是缺乏认识的。如果真正认识到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是不会决意实施其行为的。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行为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意识。

过失犯罪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在客观方面有危害社会的结果出现,在主观方面是行为人过失才构成的犯罪行为,属于过失犯罪,存在过失犯罪行为,只有符合法律上规定的罪名,才要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就行。

延伸阅读
  1.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从轻情节的规定
  2.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构成要件
  3.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4.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刑罚规定
  5. 失火罪的刑罚

犯罪热门知识

  1.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
  2.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3.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4. 主犯不承认证据不足从犯怎么认定
  5. 开设赌场罪从犯获利2万判几年
  6. 偷盗罪从犯没有收益怎么判决
  7. 未成年犯罪从犯怎么判刑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