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运输假币罪的要件都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构成运输假币罪的要件都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2-28

 
255759
导读:1、运输假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2、 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4、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与伪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一致。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运输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航空器、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的货币从甲地携带至乙地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由于运输伪造的货币要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因此本罪的主体实际上是伪造货币者以外的自然人。当然即便是伪造货币者以外的自然人,如果事先与伪造者通谋的,也构成伪造货币罪,而不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对于运输行为,刑法区别于出售、购买的行为,在主观上作了“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这一特定的限制。这是因为此种行为与出售、购买行为不同。后者只要实施其相应的犯罪行为,就不可能不知道所出售、购买的货币是假的。而运输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则可能不知道运输的货币是伪造的。如在不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的情况下,不构成犯罪。如承运人在托运人不提供所运货物的实情,自己又无法了解其真实情况而蒙蔽运输的,就是属于这一种情况。

运输行为的目的,则不要求一定出于营利。这就是说,既可以出于营利,也可以是出于其他目的,如为了帮朋友的忙等。但是为伪造或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而运输的,应以伪造货币罪或走私假币罪定罪科刑,过失不可能构成本罪。行为人如果是误收、误运伪造的货币的,则不应以该罪论处。

按照刑法规定,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选择性罪名。司法实践中查处的这类犯罪,常由一人或者数人在一次犯罪活动中同时实施完成以上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的全部行为。对此,无论行为人实际实施的是以上全部三种行为,还是其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行为,均不实行数罪并罚,而只以其实际实施的行为确定罪名,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2.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
  3.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区别
  4.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5. 泄露军事秘密罪的刑罚

犯罪热门知识

  1. 开设赌场罪共犯的认定及情节严重的标准
  2. 绑架放风的法律问题探讨
  3. 被告人自认有罪的情况及其法律分析
  4. 套路贷共同犯罪的认定
  5.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6.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7. 刑事案件中的从犯量刑标准是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