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5-11
房屋的居住使用权不受产权人变更的影响。居住使用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他附着物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居住权制度在一些国家的立法与实践中已存在多年。
1. 提高房屋在现代社会财产体系中的地位,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具有扶助、赡养和关怀的性质。
2. 作为不动产的房屋应实现最大化效用,即物权立法、司法和人们从事物权行为时必须考虑的效用。设立居住权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分配财产的所有权和利用权,体现人们之间的互助和道德风尚。由于居住权通常是无偿的,居住权人无需支付对价。
1. 居住权是在他人房屋所有权上设立的物权,不能在自己的房屋上设立居住权。
2. 居住权只能被自然人享有,主要基于婚姻、家庭关系产生,涉及家庭成员和配偶的利益,因此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团体不能享有居住权。
3. 居住权不可转让。根据罗马法,人役权是不能转让的,但权利的行使可以转让。考虑到居住权的目的和性质限制,居住权应明确为不可转让的权利。
4. 居住权通常具有长期性和终身性。居住权是为无房屋的人提供居住的,如果没有约定,权利人对房屋的居住权应与其生命期限相同。居住权的长期性和终身性无需在合同、遗嘱或遗赠中明确规定,应被视为默示条款。
5. 居住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用于确保无房屋人的生存利益,因此居住权不能转让、上市让与他人。出租只能是房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此外,居住权不能由他人继承,显示了居住权的特殊主体性。
1. 房屋的返还。除非因标的物灭失等原因导致消灭,居住权人在居住权消灭时有义务返还房屋。
2. 设置的取回。居住权人在权利存续期间可以在房屋内设置设施并进行装修。这些设置不是房屋的组成部分,居住权消灭时,居住权人仍然对这些设施享有所有权,可以将其取回,但必须恢复房屋的原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法律行为开始出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相关的民事法律法规,以维护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