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2-22
在进行收养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申请、审查和登记,并满足一定的条件。
当事人需要亲自前往收养登记机关,填写《收养登记申请书》,并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
收养登记机关在受理登记申请后,会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确保其是否齐全、有效,并对收养人、送养人和被收养人的条件是否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进行评估。在必要时,还会进行询问和调查,并制作相应的询问笔录和调查记录。
经过审查,如果符合民法典的规定,收养登记机关会在受理登记申请次日起的30天内办理收养登记,并颁发《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从登记之日起正式成立。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对于无法找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收养,民政部门在登记前应当进行公告。
如果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可以订立收养协议。同时,当事人也可以要求办理收养公证。
一旦收养关系成立,公安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的规定,收养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