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23-08-27
要办好收养公证,首先需要确保收养过程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法律规定,送养人不能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再生育子女。
收养公证应在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实际情况中,当事人可能不在同一个公证处的管辖区域,但可以根据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选择到被收养人住所地的公证机关办理。办理收养公证时,收养人和送养人应当亲自前往公证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如果被收养人年满10周岁以上,还需要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在办理收养公证时,当事人需要向公证处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的提供是根据《民法典》第四条的规定,符合被收养人身份的条件。
收养人、送养人和有识别能力的被收养人需要共同前往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和户籍证明,以及收养人的申请书、协议书、有识别能力的收养人的同意书和婴儿的出生证、医院的不育、绝育证明等相关证件。
公证人员会向当事人询问或进行调查,以确认提供的各种证件是否真实有效,收养是否符合条件,是否确实是当事人自愿,收养人是否有不良动机,以及收养人的经济和健康状况等情况。
经过审查后,符合收养条件的将办理收养公证,制作公证书,证明收养成立。不符合条件的将不予办理,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如果当事人对此不服,可以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由相关机关进行处理。
办理完成后,民政部门将出具相应的收养法律证明文件。双方需要按照收养规定进行办理,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然而,如果收养一方无法保证当事人的生活、学习和医疗,或者虐待被收养人,收养权益可以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