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6-23
隐名股东的存在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规避非法行为,二是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一些投资者设立隐名股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优惠政策的限制。例如,利用国家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设立公司。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提供税收、土地等优惠措施,这也促使一些投资者以外地客商挂名公司股东,以获取优惠政策。此外,一些实际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等也是常见的原因。
隐名股东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
a) 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的禁止性规定。一些境外投资者为了规避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制度,采取隐名出资方式进入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此外,法律也禁止公务员、法官、检察官等特殊主体进行投资经营,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向其他行业投资设立公司等,这就使得这些特殊主体只能以隐名方式进行投资。
b) 规避法律对有限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应为50人以下,当投资人超过50人时,部分投资人不得不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将自己的出资"挂靠"在其他人的出资份额上。
c) 规避法律关于股权转让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为了规避该规定,部分股东进行股权转让时,不在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上进行变更登记。
d) 规避法律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主体的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如果一个自然人已经设立了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但还想再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就不得不以他人名义设立,从而成为隐名股东。
由于隐名股东的设立是为了规避法律禁止性规定,因此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关于企业权益的协议通常被视为无效。这导致出资人地位的纠纷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如果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的违法行为影响了企业的存续,那么这种法律风险就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