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9-30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一方获得利益,即因特定事实而增加其财产总额;
(2) 他方受损失,即因特定事实而使其财产总额减少;
(3) 取得利益与受有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受损是取得利益的结果,取得利益是因果,受有损失是果;
(4) 没有合法依据,即取得利益缺乏法律根据。缺乏法律根据意味着欠缺给付目的,给付系指出于一定目的而对他人财产有所增益的行为。不当得利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自始无给付目的;二是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三是给付目的未达成。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如果得利人取得不当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以下情形除外:
(1) 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2) 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3) 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规定,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并且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他不需要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如果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八条规定,如果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1、协商:如果发生不当得利行为,双方当事人可以本着和平原则自行协商解决,特别是在案件涉及的金额不大且案情不复杂的情况下,达成协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调解:当发生不当得利纠纷时,可以申请调解。通过调解,如果双方能达成协议并签订调解书,双方应按照调解书的约定执行。
3、诉讼:如果不当得利纠纷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时效为两年。案件的管辖权通常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一般情况下,基层人民法院负责管辖此类案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