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24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涉及公司设立、股东资格确认、利润分配、解散等纠纷的诉讼应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股东代表诉讼应由公司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股东代表诉讼可能导致公司相关政策的暂停实施,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害。为了防止部分股东滥用股东代表诉讼权利,设立了担保制度。
根据公司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当股东因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或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而提起撤销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的担保。
尽管担保条款的目的是防止股东滥诉,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即被告可以通过费用担保来阻止原告股东提起诉讼。因此,该条款中使用的字样是"可以"而不是"应当",这意味着人民法院有裁量权,可以判断和决定是否要求原告股东提供担保。长-济律师认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被告能够举证证明原告股东提起的撤销诉讼具有恶意,或者诉请缺乏使其所在公司或该公司的股东受益的合理可能性,或者明显没有价值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原告交存保证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