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服务机构法律知识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9-09

 
243765
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的行为实质上就是侵害国家信用,不法分子用挖擦、涂划等手段,对有价证券进行更改,甚至直接用技术手段伪造有价证券,谋取个人私利,损害国家利益。关于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

一、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 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以使用为目的、故意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3. 犯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中对有价证券的正常管理活动,犯罪的对象是国库券和其他有价证券。
  4. 犯罪客观方面: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票据变造的法律后果

票据变造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是没有变更权限的人所为的变更行为。根据《票据法》第9条的规定,除原记载人之外,其他人对票据金额、日前、收款人名称等记载事项都无权变更,只有原记载人可以更改,并且需要在变更处签章证明。
  2. 变更的事项通常为票据签章之外的其他记载事项,如票据金额、票据付款地、票据到期日等。变更签章可能构成伪造,而变更签章以外的事项足以导致票据权利义务的变化,则构成票据变造。
  3. 变更的目的必须是行使票据,从而使他人蒙受损失,变更者从中获利。例如,变更票据金额后请求付款,使出票人或者银行蒙受损失。

根据《票据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变造票据上的记载事项的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对于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无法辨认签章时间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延伸阅读
  1. 吸毒包庇罪的法律处理方式
  2.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3. 刑法专业术语解析:违令作战消极罪
  4.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5.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证券机构热门知识

  1.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2. 投资国债,通过营业部买卖上市国债是不错的选择
  3. 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机构和发展状况
  4. 证券的要素
  5.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6.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加拿大最大、北美洲第三大、世界第六大的证券交易所
  7. 律师协会的职责和权力
证券机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