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核算方法的转换可分为这几种情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外商投资企业 > 外资企业法律知识

长期股权核算方法的转换可分为这几种情况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09

 
24192
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不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来核算,而是作为金融资产来核算(一般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其核算方法的转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增资引起的金融资产转为成本法

1. 增资引起的金融资产转为成本法核算的原则

根据相关法规,当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1.1 在计算初始投资成本时,应将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相加。

1.2 如果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那么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需要将这部分金额转入当期损益。

增资引起的金融资产转为权益法

2. 增资引起的金融资产转为权益法核算的原则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当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按照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如果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并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2.1 在转按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应将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为取得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相加,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2 如果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减资引起的权益法转为金融资产

3. 减资引起的权益法转为金融资产核算的原则

根据相关规定,当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因部分处置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不能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3.1 需要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剩余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将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2 如果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基础相同,需要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进行会计处理。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减资引起的成本法核算转为金融资产

4. 减资引起的成本法核算转为金融资产核算的原则

根据相关规定,当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因部分处置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不能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4.1 需要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减资引起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5. 减资引起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原则

根据相关规定,当投资方因处置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5.1 需要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照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进行结转。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商誉部分不调整,负商誉部分调整留存收益。

5.2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份额部分,需要调整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如果是发生的体现在被投资方账面上的其他权益变动,需要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增资引起的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6. 增资引起的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的原则

根据相关规定,当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6.1 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6.2 如果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需要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增资引起的权益法转为权益法

7. 增资引起的权益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原则

根据相关规定,当投资方因增加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但被投资单位仍然是投资方的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核算:

7.1 在新增投资日,如果新增投资成本大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于新增投资日的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如果新增投资成本小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于新增投资日的公允价值份额,需要按照该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在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

延伸阅读
  1. 委托加工物资的发出,付款,入库的会计分录处理是怎样的
  2. 申请挂牌公司在财务规范方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3. 企业长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有哪些
  4. 餐饮业固定资产与用品用具如何区分
  5. 公司进行的会计核算不得有哪些行为

外商投资企业热门知识

  1. 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股权转让给外国公司的价格是否有规定
  2. 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职责是什么
  3. 中外合资企业能破产吗
  4. 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5. 外商投资性公司经营范围放宽:法律专家解读影响与展望
  6. 外资企业法人变更有哪些程序
  7. 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有哪些
外商投资企业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