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1-29
根据《民法典》规定,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房屋一般属于无权处分。如果无权处分的房屋事后得到共有人追认,可以认定为有效处分。
如果属于无权处分,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然而,如果受买方是善意第三人,并已经办理了相关手续,所有权人将无法追回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共有人可以向出卖方请求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非符合以下情形,受让人才能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如果受让人根据以上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对于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当事人,适用类似规定。
共同共有房屋一般存在于家庭关系中,例如夫妻共有房屋和家庭共有房屋。在公民死亡后,需要将该房屋属于共有人的部分刨除,剩下死者所有的部分作为遗产,由死者的相关继承人继承。
以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为例,一方死亡后,需要先将房屋属于另一方的部分分离出去。一般来说,夫妻各占一半份额,剩余的一半份额才由死者的继承人继承。
在按份共有中,各共有人对财产的所有权有确定的份额,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该财产的所有权。例如,两个无特殊关系的人共同出资购买一辆车,出资人可按照各自的出资份额对该车具有处分权。
各共有人对自己的份额可以出卖、赠与,并且可以继承。然而,在出卖时,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此外,如果因共有物对他人造成损害需要进行赔偿,各共有人应按照各自的份额承担相应的债务。
一般情况下,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擅自处分共有财产,将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这包括处分行为被认定为无效,并且需要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因此,在处理共有财产之前,务必要慎重考虑,以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