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4
根据《公司法》第28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如果股东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除了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向已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此外,根据《公司法》第30条规定,如果发现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应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其他股东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22条第2款规定,如果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35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此外,根据《公司法》第115条规定,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而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通过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将非货币部分的注册资金抽走;违反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提取规定或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出资;抽走货币出资,以低于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回购股权但未办理减资手续;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
根据《公司法》第185条规定,公司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报其债权。如果清算组未按照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可以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15条规定,清算方案应当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确认后执行。如果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或债权人可以主张清算组成员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180条规定,公司因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解散时,股东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如果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灭失,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权人可以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注销登记,债权人可以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如果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可以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清算组成员在进行清算事务时,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或债权人可以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
这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主要包括:清算组未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清算报告;或报送清算报告隐瞒重要事实或有重大遗漏;清算组成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谋取非法收入或侵占公司财产;清算方案未经股东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即予执行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等。
如果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受被执行人的财产,导致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清偿,可以裁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63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特殊说明:夫妻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形式上属于两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不宜直接认定为一人有限公司,从而适用《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公司财产混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债权人能够提出足以证明夫妻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的初步证据的,夫妻股东应当就公司财产独立性承担举证责任,不能证明的,依据《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应承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其他股东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过度控制、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公司与股东的利益不加区分,财务账目严重不清;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使用同一账户;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业务混同,具体交易行为受同一控制股东支配或操纵;夫妻设立的公司家庭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财务不分、人员不分、资产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