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02
1. 立案条件
当事人购买到假货,若对方的行为构成犯罪,警方将会立案。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当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立案。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当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立案。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若控告人不服,可申请复议。
1.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处罚
若销售者明知所售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假货,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同时,也需要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因为此罪名会带来一定的非法收益,需要上交给国家。
2. 销售金额较大的处罚
根据情况,若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特别巨大的情况下,即在平时的认定中超过25万元以上,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较严厉的刑罚。
3. 判刑的不确定性
卖假货是否会被判刑并不确定,因为判刑与当事人售假货的情况有关。若销售金额较小,情节较轻微,一般不会被判刑。因为《刑法》惩罚的是对社会或他人人身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售假行为,判刑过于严厉。
4. 销售金额特别巨大的处罚
若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甚至25万元以上,属于特别巨大的销售金额,并且情节特别严重,此时对其实施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即定罪判刑,是较为合适的。
5. 举报卖假货的程序和标准
在我国,若想举报他人售假货行为,需要确凿掌握对方售假的证据,并向司法机关请求对其违法所得进行统计。若达到5万元标准,将受到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销售假冒商品属于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如上所述,情节严重且数额较大者将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