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11-01
1、交通肇事罪立案时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之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关于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刑法理论上认识不一,主要有三种观点:
1、“罪后表现说”,认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伤的被害人后来又死亡,这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继续,死亡是重伤后在特殊情况下的必然结果,行为人对被害人可能进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这一心态没有与进一步的行为相联系,也就没有独立意义,或者说,逃逸的实质是行为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结果进一步加重的条件;
3、“独立行为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
4、“分别情况说”,认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进行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
综合上面所说的,驾驶人在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选择逃逸的,那么这种行为肯定就会受到特别严重的处罚,而且还致人死亡的话那么就一定根据交通肇事罪来进行判决,一般伤害的情况越严重那么所要承担的刑法就会更重,所以,不同的案件所处理的方法就会不一样。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