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权包含哪些内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法律知识

姓名权包含哪些内容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2-07-11

 
232970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的有关规定。关于姓名权包含哪些内容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姓名权的内容和保护

1. 姓名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决定、使用、变更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这些权利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如果某个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或名称的简称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并且他人的使用可能导致公众混淆,那么参照姓名权的相关规定来保护。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

姓名权的侵权行为

1.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 盗用他人姓名: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从事某种活动,以提升自身身价或谋求不正当利益。

3. 冒用他人姓名: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4. 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盗用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是姓名的所有者。例如,A盗用B的姓名,向C声称自己是B的好友,骗取C的信任以获取某种利益。冒用则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是姓名的所有者。例如,A声称自己是B,进行欺骗以获取某种利益。

姓名权的损害

姓名权的损害是一种非财产损害,它主要涉及精神方面而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因为姓名权体现的是人格利益而非财产利益。尽管姓名权没有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关联,可以间接地导致姓名权主体的财产损害。然而,姓名权的损害本身并不等同于财产损害,不能将姓名权的损害理解为既是精神损害又是财产损害。

延伸阅读
  1. 盗用他人信息网上贷款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2. 关于高考冒名顶替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3. 盗用他人姓名会坐牢吗
  4. 盗用别人身份信息贷款会坐牢吗
  5. 姓名权的侵权表现及侵权责任形式

国际私法类别热门知识

  1. 国籍积极冲突的解决方法
  2. 外国人入境所需提交的相关材料
  3. 外国人犯罪的法律根据
  4. 公民姓名权的浅析及其保护
  5. 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6. 姓名权的侵权形式
  7. 盗用他人身份证贷款会坐牢吗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