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8-11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为了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如果贿赂数额巨大,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规定。
如果单位犯了上述两种罪行,将会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如果行贿人在被追诉前自动交代了行贿行为,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在判断外国公职人员身份时,不应受到传统职务犯罪司法实践中对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形式要件的约束,而应重点从相关雇员所属的公共机构以及其具体实施的职能是否具有公务属性的实质角度进行司法判断。
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属于公共机构,只要其隶属人员的行为属于行使公共职能,就应被认定为外国公职人员。但在公营企业中,外国公职人员的认定更为复杂。
(1) 公营企业定性问题:在各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国家资本出资设立的企业包括国有资本全资拥有、控股、参股、不直接持股但实际控制等多种形式,对于何种国家资本出资企业的形式属于公营企业,各国的司法实践存在争议。
(2) 公共职能辨识问题:企业本质上是市场中的平等经营主体,对于何种经营行为能够认定为公共职能属性,同样存在争议。因此,在公营企业中,对外国公职人员的认定应采取限制性解释,即公营企业指的是外国国家资本全资拥有的企业,其中的外国公职人员应限定为履行公营企业管理职能的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