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7-22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不仅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的不明确,更是由于所有者层次存在问题。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民所有,全体国民通过委托-代理制的方式将其财产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如果企业的产权不清晰,委托-代理结构就无法得到规范。而委托-代理结构的不完善会导致责权利的不明确。
国有企业受计划体制的影响,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劳动人事、收入分配、技术进步等方面缺乏有效机制,缺乏活力。国有经济的布局分散、整体素质不高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传统产业需要进行压缩,一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需要淘汰。此外,重复建设和资金不足也导致一些企业陷入困境。
存量资产不动、增量资产不足是国企改革的一种措施,旨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然而,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只有存量资产动起来,国有企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具备竞争力。
国有企业激励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国企在物质激励方面与外企或民营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骨干人员的收入差距更为明显。此外,国企经营者只负责盈利而不负责亏损,缺乏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任的机制。现有的一些制度缺乏标准,难以在实际中操作和执行。此外,政府决策和企业决策在一些问题上存在混淆,职责无法区分。企业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意识不强,制度建设存在漏洞。
目前,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职能主要涉及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尚未完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员工进行统一规划。企业培训工作通常与人事部门分离,由业务部门负责短期培训。这种培训多限于岗位培训,短视行为严重。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国家和地方进行了试点工作,以产权改革为关键,以市场经济为依据,取得了一些经验。重点解决了产权改革、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家培养等问题。
国有企业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理顺了产权关系,逐步培养了职业化企业家,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不断减少,企业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一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壮大。
国有企业掌握着社会总资产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基础和命脉的部门具有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是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建设资金的重要源泉,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基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的关键。
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任务尚未完成,目标尚未实现。面临的困难不少,挑战严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是艰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