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6-15
根据立功情节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综合考虑,可以确定减刑的幅度。对于重大立功的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减刑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根据该规定的第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有明确规定。
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执行一年以上方可减刑。
被判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有期徒刑减刑的起始时间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服刑人员的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会对减刑幅度产生影响。
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九个月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表现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
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六个月。
减刑间隔时间不得低于上次减刑减去的刑期。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服刑人员如果有以下重大立功表现,应当予以减刑:
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服刑人员可以向监狱提出减刑申请。执行机关会提出减刑建议书,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减刑建议书还需要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并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并依法裁定是否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