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侦查与立案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立案侦查与立案的区别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7-22

 
228393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立案侦查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关于立案侦查与立案的区别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立案侦查与立案的区别

1. 立案的定义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 立案侦查的定义

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到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经领导批准后受理,作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

3.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应根据管辖范围进行立案侦查。

根据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审查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时,应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予立案,并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根据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应立案的案件,或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应立案的案件,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人民检察院应要求公安机关解释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成立,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立案。

二、立案侦查的条件

1. 存在犯罪事实

立案侦查的前提是存在犯罪事实,即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犯罪行为已经发生。

2.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侦查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即认为犯罪嫌疑人应当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3. 属于自己管辖

立案侦查要求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自己的管辖范围,即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安机关职责范围。

延伸阅读
  1.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犯罪嫌疑人与罪犯的区别
  3. 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
  4. 侦查权和调查权的区别
  5. 省高检对二审判决生效后,有没有抗诉时效?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超过一年有效吗
  2. 如何进行法律诉讼
  3.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职责和作用
  4. 欠债不还法院怎么起诉
  5. 非法经营罪怎么进行无罪辩护
  6. 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吗
  7. 刑事诉讼法辩护的规定有什么呢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