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诉人保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财产保险合同法律知识

王某诉人保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3-11-17

 
2241

案情简介

保险合同的内容

2007年3月7日,原告王某为其京GEW235货车购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选择了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作为保险附加条款。其中,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机动车损失险限额为35,000元,第三者责任险责任限额为50,000元。

事故经过

2008年2月25日,原告驾驶京GEW235货车在110国道101公里700米处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行人王乔桐受伤。经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原告对此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受伤情况和费用

王乔桐因事故受伤,经延庆县医院诊断为颌面外伤,右上门牙骨折松动。根据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的调解,原告已经支付了修复牙齿的后期治疗费用1500元,并支付了事故车辆清障费和停车费380元。

诉讼请求

原告王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赔偿其因交通事故所支付的赔偿款1500元,清障和停车费用38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

被告辩称对于原告已支付的医药费和修理费,已经进行了理赔。然而,关于牙齿治疗费用,被告认为该费用是双方当事人未经被告书面同意达成的协议,并且尚未实际发生,因此暂不同意赔偿。另外,对于清障费和停车费,被告同意按事故责任比例赔偿,但要求在原告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进行赔偿。

法院裁判

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属于有效合同,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当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由于原告为其京GEW235车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因此被告应在相应责任限额内对车辆损失和第三者赔偿责任进行赔偿。

原告已经在怀来县公安警察交通大队的主持下对第三者的损害进行了赔偿,并且已经实际支付。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进行赔偿的理由是正当的,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以未经书面同意且未实际发生为由的抗辩不成立。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第三十三条、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某保险赔偿金1766元。

延伸阅读
  1. 财产保险合同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2. 保险合同纠纷起诉状
  3. 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黄埔支公司诉东马油脂(广州保税区)有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保险费纠纷案
  4. 案情介绍
  5.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管辖地

保险合同热门知识

  1. 案情介绍
  2. 保险合同中的关系人
  3. 保险条款中的兜底性免责条款
  4. 被保险人的责任
  5.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
  6. 运输合同知识: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分类
  7. 亲自填写投保书,如实告知保险合同条款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