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向检察院请求变更强制措施怎么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逮捕法律知识

嫌疑人向检察院请求变更强制措施怎么处理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2-04-24

 
220711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有证据和其他材料的,应当附上相关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三日以内作出决定。关于嫌疑人向检察院请求变更强制措施怎么处理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嫌疑人向检察院请求变更强制措施怎么处理

1、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有证据和其他材料的,应当附上相关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三日以内作出决定。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五十一条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1、书证。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者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比如,书信、文件、票据、合同等。

2、物证。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比如,质量不合格的家具、被撞坏的汽车等。

3、视听资料。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材料。比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录像机录制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和资料等。视听资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证据领域的。

4、证人证言。指证人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证人所作的陈述,既可以是亲自听到、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其他人、其他地方间接得知的。

5、当事人陈述。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陈述。

6、鉴定结论。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刑事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比如医学鉴定、指纹鉴定、产品质量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等。鉴定结论是应用专门知识所作出的鉴别和判断,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证明力,往往成为审查和鉴别其他证据的重要手段。

7、勘验笔录。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证据形式。

延伸阅读
  1.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
  2. 临时羁押证明模版怎么写
  3. 刑事拘留37天后可以有哪几种处理结果
  4. 强制措施变更的期间是多久
  5. 移送审查起诉还可以羁押吗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哺乳期结束后是否可以继续羁押
  3.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4.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7.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