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4-20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确实的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可申请减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确实的悔改表现且不存在再犯罪危险,可申请假释。
减刑假释的法律依据为《刑法》。
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情况下,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确实的悔改表现且不存在再犯罪危险,可申请假释。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申请假释。
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犯罪人不得减刑。终身监禁是指对贪污、受贿行为,罪行极其严重,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二年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情况,对该刑罚执行措施不得减刑或假释。
罪犯在服刑期间再次犯罪,或在判决时未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若确实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应按法律规定予以减刑或假释,执行机关应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