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经营范围内开立担保函是否有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经营范围内开立担保函是否有效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2-04-21

 
220219
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其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内开立保函,金融机构或者其分支机构以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为由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关于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经营范围内开立担保函是否有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经营范围内开立担保函是否有效

1、有效。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其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内开立保函,或者经有权从事担保业务的上级机构授权开立保函,金融机构或者其分支机构以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为由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一条

二、担保函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担保函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保证函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保证函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保证函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保证函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保证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总而言之,保证函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依据保证函是否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当然,在实践中,只有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法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保证函才算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延伸阅读
  1. 其他组织的定义和范围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功能
  3. 非法集资行为的法律责任
  4. 股权质押对股东变更的影响
  5.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职权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2. 保证金的法律性质
  3. 连带保证合同的权利主张方式
  4. 贷款合同
  5.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的方式
  6. 反担保质押合同
  7.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