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3-30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证券、期货管理制度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行为。关于如何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要件
1. 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是指犯罪主体的身份。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中,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
2. 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中,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证券、期货市场的操纵,并有意为之。
3. 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中,客体是国家证券、期货管理制度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犯罪行为损害了国家证券、期货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 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的客观行为。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中,客观方面表现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行为。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2)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3)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4)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买入、卖出证券、期货合约并撤销申报;(5)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期货交易;(6)对证券、证券发行人、期货交易标的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同时进行反向证券交易或者相关期货交易;(7)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
5. 法律依据
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定义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是指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通过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与他人串通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自买自卖期货合约,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制造证券、期货市场的假相,诱导或者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准确投资决策,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的秩序。这种行为违反了国家证券、期货管理制度,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