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2-03-16
根据《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进行。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主要包括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
自力救济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包括自决与和解。自决是指纠纷主体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这两种方式都是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争议,无需第三方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制约。
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
(1) 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
(2) 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公力救济包括诉讼和行政裁决。
(1)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的主体具有法定性,行政机关只有在获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对授权范围内的民事纠纷案件进行审查和裁决。没有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决定和裁决某些民事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