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3-16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患职业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解决的问题是职工所受伤害是否是工伤的问题,其认定结论可能是工伤或视同工伤,也可能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几种情形。
工伤认定与工伤鉴定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解决的问题根本不同。然而,工伤认定与工伤鉴定又有紧密的联系:工伤认定是工伤鉴定的前提;工伤认定是工伤鉴定的前置程序。只有在经过工伤认定程序并作出职工所受伤害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工伤认定决定后,才具备启动工伤鉴定程序的一个条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提起劳动能力鉴定须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可知工伤认定是启动劳动能力鉴定的必要依据之一。
3、跨地区施工企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由负责该企业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工伤认定,事故发生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协助调查;也可由企业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事故发生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认定结论由委托方出具。而工伤鉴定是在启动劳动能力鉴定之后,为了确定该工伤职工的工伤等级(职业病等级),进而确定其劳动能力等级才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