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长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2-03-14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的期限为六个月以内。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无行政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照本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章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关于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
1、执行期限
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特殊情况下,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并需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1) 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2) 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3) 对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的执行,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依法采取相应执行措施;(4) 其他有条件执行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如果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2、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条规定了执行案件的期限和特殊情况下的延长规定。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1、代履行
代履行,又称代执行,是指当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或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行为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代履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 存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事实,并且此种不履行是故意或过失引起的;(2) 该行政法上的义务是他人可以代为履行的行为义务;(3) 代履行的行为义务必须能够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行为义务相同的目的;(4) 义务人需要承担必要的费用。
2、执行罚
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指有关国家机关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进行制裁,以迫使其自觉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法律制度。执行罚可以分为两类:执行行政罚和执行罚。
3、直接强制
直接强制是指在采用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以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或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