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2-03-09
高利贷并不属于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而是一种违法行为。然而,刑法中确实存在与高利贷相关的犯罪行为:
高利转贷罪是指为了牟取利润,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高利率转贷给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该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以变相方式吸收公众存款,并且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构成该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该罪。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该罪。
这些犯罪行为在刑法中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一般来说,高利贷违反了法律规定,不受法律保护。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高利贷的借条并非完全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无论利息多高,借贷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应受到法律保护。债务人有义务及时偿还借款的本金。
至于利息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例如,如果银行同类借款年利率为6%,那么借款的最高年利率约为24%。因此,超过24%的年利率将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民间借贷案件,总体上要维护合法有序的民间借贷关系。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当事人如果既约定了利息,又约定了违约金,那么最终收取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这个限度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当事人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要求从逾期还款日或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利息,并且这一要求应受到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