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04-19
1、非法拘禁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实施非法拘禁过程中,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况。
2、对于犯有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罪的行为人,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若该行为伴有殴打、侮辱情节,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
在前款规定的罪行中,若致人重伤,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死亡,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使用暴力导致人身伤残或死亡,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和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若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将根据前两款的规定处罚。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行,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1、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类: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通过捆绑他人四肢使其无法动弹,或使用手铐将他人铐在固定物上使其无法脱离等方式,实施非法拘禁的行为通常需要使用积极的暴力手段。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将他人监禁在特定场所,使其无法离开。在这种情况下,非法拘禁的行为可以使用暴力或非暴力手段,可以是积极行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这表明非法拘禁行为本身不一定需要使用暴力,即使使用暴力,一般也不会导致被害人伤残或死亡。因此,对于使用非法拘禁行为本身的暴力致人伤残或死亡,可能需要区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2、如果行为人故意使用非法拘禁行为本身的暴力致人伤残或死亡,则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已经发生转变,不再是为了非法拘禁他人,而是出于故意伤害或故意杀害被害人的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无需再依照本条款中关于转化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行为人使用非法拘禁行为本身的暴力致人伤残或死亡是出于过失的主观意图,则应根据本条款中关于结果加重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理,因为非法拘禁他人时,可能使用了暴力,也可能没有使用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