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4-01
1、专利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会经过以下的阶段:
(1)、诉前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起诉证据和写起诉书;
(2)、起诉阶段,主要在确定法院管辖权后,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
(3)、法院受理立案阶段,主要是法院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要在7日内立案,要求起诉人缴纳诉讼费;
(4)、法院审理阶段,法院对专利纠纷进行审理,依据双方的提供的证据情况和案件事实进行判决;
(5)、执行阶段,法院作出的判决书生效后,由被执行人执行,逾期不执行,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二百四十三条
1、专利权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专利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专利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最新专利年费交纳凭证。提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提交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检索报告。
2、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当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专利权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
3、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起诉;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专利权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专利权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但应当提交专利权人已知有侵权行为发生而明示放弃起诉或不起诉的证明材料。
4、专利财产权利的继承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