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是多久?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是多久?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2-02-28

 
209928

很多人受到了治安处罚、行政处罚,但对其失效都是一知半解。其实,了解行政处罚的时效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到底是多久呢? 下文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是多久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这一规定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是违法行为发生后两年内,对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未发现其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实。两年后,无论何时发现违法事实,都不再对当时的违法者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法定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违法行为发生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比如在路上运输违禁品需要五天,追诉期限就应该从违禁品交给他人的最后一天开始计算。

三是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时开始计算。

这里的“连续”状态,是指违法行为人连续实施同一违法行为,基于同一违法意图,连续实施数个单独的违法行为,违反同一行政处罚规定。如违法者连续几次销售危害人体健康的“豆猪肉”,这种行为就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因为重复销售,这种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追诉时效的计算应从最后一次违法行为结束时起算,即从最后一次出售“豆猪肉”时起算,对这种连续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对于大多数行政处罚案件,侦查时效为两年,还明确规定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应当适用行政处罚时效。

考虑到违反行政秩序的违法行为非常复杂,行政违法案件千差万别,做出这样的弹性规定有利于行政处罚的有效实施。

处罚的性质不同于行政处罚,因此时效的方法也不同。关于刑事追诉时效,是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受到的处罚来规定的。其追诉期限与犯罪的法定刑相适应,不是统一的时效期限。

《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的,经过10年;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20年后认为有必要起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的追诉时效只有两年,没有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规定不同的追诉时效。这主要是因为,与刑事案件不同,违法行为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和法律法规,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一般来说,这类违法行为都是比较轻微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小。因此,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的处罚,在处罚手段上要轻于刑罚;从惩罚的目的来看,更注重纠正违法行为,教育违法者自觉守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处罚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细。同时,由于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申斥刑、财产刑、人身刑、行为刑等,与刑罚不同,不宜以不同的处罚种类规定不同的追诉期限。因此,规定统一的两年追诉期较为合适。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的立案时间
  2. 运管行政处罚时效
  3. 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4. 如何提出行政诉讼时效
  5. 违法“时间长了”就不承担“违法”的法律责任吗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被行政拘留后的救济途径
  2.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
  3. 知情权
  4. 苗圃火灾赔偿标准的确定
  5. 九年义务教育的劝退问题
  6.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违背公正原则的情况
  7.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