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料保存年限是多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法律知识

档案资料保存年限是多少?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2-02-18

 
208411


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档案要按规定保管,在保存一定年限后,不是机密档案的可以向公众开放。那么,如何才能判定档案保存年限呢?以下是手心律师小编为您给出的回答,希望下面的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确定档案保存年限的法律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的档案,其保存期限也不同。例如,经济、科学、文化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年限可以少于30年,而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不宜到期开放的档案可以超过3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30年,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不宜到期开放的档案的开放期限可以超过30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执行。

此外,档案馆还应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方便。

持有合法证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个人提取人事档案的法律规定

个人提取人事档案需要凭借档案工作接收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限),或人才中心、职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个人档案记录了成年后(高中毕业后)的经历,对于就业、出国、调转工作、失业、再就业甚至退休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个人身份证明材料。

根据原则,个人档案不应存放在个人手中,但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落到个人手中。然而,一旦就业确定,个人应尽快将档案移交给单位。

如果个人拆开档案后再交给相关单位,很多单位可能不予收取。虽然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你可以与单位明确说明原来封存的相关材料并未缺失。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撒谎,因为单位可以察觉到原来的封条已经被打开,所以要坦诚相待。一般来说,大多数单位都会接收。

个人档案可以从单位直接提取,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提取。

延伸阅读
  1. 被告律师可以调取原告病历吗
  2. 行政执法案卷保存期限是多久
  3. 行政处罚信用多长时间可以取消
  4. 行政处罚多长时间可以取消
  5. 涉及到劳动争议的档案保存期限为几年

社会保障热门知识

  1. 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交通警察作出行政处分决定前,可以采取哪些必要的行政措施
  2. 家长暴打班主任怎么怎么处罚
  3. 投资回报率
  4. 两个法律有抵触以什么为准
  5. 假的毕业证是否可改户口学历
  6. 强制捐款违反了哪个法律
  7. 常见发票有几种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