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04-1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目前并没有对非法集资罪进行具体规定。然而,如果非法集资行为构成犯罪,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会被判定为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依照相应的量刑标准进行判决。
1. 如果集资数额较大,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如果集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 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 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包括:
(1)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或以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
(2) 通过媒体、推介会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
(4) 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个人吸收存款需超过30人,单位吸收存款需超过150人。
2. 在朋友圈内集资并不符合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
非法集资要求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集资的对象限制在了“朋友圈”的等有限范围之内,不属于“社会公众”,集资对象具有特定性。因此,这种“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并不构成非法集资。
1. 协商解决。
如果在朋友圈中被骗,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由于双方在微信上有联系并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可以联系对方当事人并要求退还款项。
2. 报警解决。
如果对方在朋友圈宣传时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拒不归还钱财,并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涉及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